从“国家形象”到“换个职业”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深陷危机BOB手机客户端

  新闻资讯     |      2023-05-29 05:34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曾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英国人公认的“国家形象”之一。

  但如今,医疗服务缓慢滞后、患者无法公平享有医疗保健、医务人员长期不足,成了这一体系的新形态。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英国政府采取的错误政策是导致该体系陷入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自去年底以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护士、初级医生陆续举行多轮罢工,形成该体系成立75年来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医务人员罢工潮。

  这些医务人员抗议通胀高企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持续恶化的工作条件以及实际工资连续多年不断缩减。

  据英国医学协会统计,考虑到通胀因素,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初级医生实际收入在过去15年中下降了26%。

  不少参与的初级医生称,接受医学教育费用高昂,生活成本又在不断上涨,这使得不少人萌生退意。

  这位名叫乔的初级医生坦言,在实际收入下降的同时,他还要负担医生考试费用,且房租这几个月上涨了10%。

  这让他不禁思考:“我能负担得起吗?继续从事医生行业明智吗?我是应该换一个职业呢?还是应该搬到另一个国家?”

  今年4月,英国英格兰地区的数万名初级医生罢工导致了约35万次门诊预约和手术被取消,部分医院多达一半的治疗计划受到影响。

  美国《》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如今,英国有720万人(超过总人口10%的人)在等待关节置换术、背部手术或白内障手术等治疗,而等待时间通常漫长且不确定。数十万人在被转到医院专科门诊后遭到拒绝,因为没有可安排的医生进行诊疗,整个医疗服务出现了堵塞,病人只能被退回到家庭医生处重新等待。

  按照《》的说法,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如今的状态令人震惊,让医务人员和患者都为这一系统的崩溃付出了代价。

  实际上,在罢工潮出现之前,这个令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旗舰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早已不堪重负,处于其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中。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曾经被津津乐道的服务及时、治疗免费、受到珍视的优点正慢慢丢失。等待漫长、服务滞后、不得不选择私人付费治疗成为它的新标签。

  据英国《卫报》报道,2022年,全英国有27.2万人用自己的钱在私立医院做手术或看病,比2021年的26.2万人有所增加;比新冠疫情暴发前一年,也就是2019年的19.9万人有大幅增加。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私立医院在2022年去年共收治了82万名住院病人和日间病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保守党政府在该体系内部推动市场化,并关闭了免费长期住院护理,改为收费。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利用与私人投资者合作的资金建造了数十家新医院,新医院背负着巨额贷款和利息,至今仍拖欠数百亿英镑。

  2010年,重新掌权的保守党开始了长达10年的紧缩政策,也影响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资金来源。

  2022年由英国智库发布的一份政府委托报告,将2010年至2020年称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被忽视的十年”。

  这份报告称,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多年来未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劳动力危机,导致如今医务人员太少、设备太少、建筑老旧,无法满足手术条件,以至于最终无法解决数百万人的医疗服务积压问题。

  在新冠疫情之前的30年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下的医院床位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2020年初,床位、呼吸机或重症监护专科医生短缺并非英国独有的情况,但英国的人均床位数少于其他发达国家。

  今年以来,英国首相苏纳克多次表态,政府愿合理解决问题。但英国政府财政赤字高企,又面临通胀危机,政府没有足够的公共资金来解决问题。

  由于与政府谈判破裂,英国医学协会本周宣布,英国初级医生将于6月14日至17日举行72小时罢工。

  英国医学协会初级医生委员会副主席苏米·马尼拉詹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医务人员选择罢工也是无奈之举。

  有分析认为,这场搅动英国医疗系统的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的实际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近年来在英国政府错误政策助推下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现实。

  英国工会联盟的一项分析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银行家薪酬增长速度是护士的3倍多。

  英国政府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对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深陷危机却束手无策。

  BOB手机客户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北京人艺经典线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近日,习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