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手机客户端柳药集团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新闻资讯     |      2023-08-01 01:53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柳药集团改制二十周年。公司上下牢记习嘱托,紧跟党走、踔厉笃行、不断创新,顶住了带量集采、按病种付费等行业政策变革以及新技术加速跨界融合带来的多重压力和挑战,把握住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医药发展良机和大健康产品、服务需求升级的机遇,落实“传统板块转型升级,工业板块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实现企业稳健、向前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传统板块的数字化转型,在批发端抢抓优质品种,持续扩大品种优势,并积极开展医院药械耗材SPD项目,构建覆盖上、下游的智慧医药供应链体系,推动集采集配模式落地,从而稳步提升医院业务规模尤其医院器械耗材市场规模;在零售端,公司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开展,落地慢病管理、互联网+医药等创新服务,构建“新零售”业态,实现零售业务稳健提升。在工业板块,公司全力推进产能提升、产品提质、技术创新,不断丰富自产工业产品品种,通过批发零售渠道加快自产产品的市场拓展,工业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1,905,283.09万元,同比增长11.1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1.83万元,同比增长24.42%。公司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工业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持续扩大,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2年,国家第六批、第七批集采及广西参与的多省联盟采等正式执行,集采政策如预期已逐步实现常态化落地,而医保目录调整和支付改革、医院费用控制等因素推动医院药械结构的变化。公司根据政策变化和行业发展实际,抢抓优质品种,持续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不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并通过积极开展药械耗材SPD项目,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公司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的市场份额。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1,626.33万元,同比增长10.98%。

  公司密切关注集采品种、医保目录品种和创新治疗药上市情况,抢抓优质品种,发挥公司批零渠道客户资源优势,以及持续开展DTP药店业务、创新药推广项目等,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更多的渠道增值服务,不断提升公司渠道价值。公司不仅争取到更多的国谈集采、省级挂网等品种配送权,还加大了具备较大潜力的创新药、特效药、急抢救药及慢性病用药的引进,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前备货,保持持续稳定的供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广西国采第六批、第七批国谈集采品种配送均保持高点击率,在广西执行的省级挂网联盟采品种中配送点击率达98%以上。2022年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661家,供应商总数突破5,000家,新增品规数7,100多个,经营品规数突破70,000个,并在广西率先引进、独家经营多款特效药、创新药,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分销商。公司品种优势进一步扩大,为批发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品种基础。

  随着药品集采政策的常态化落地,器械耗材也呈现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采购趋势。公司在广西区内的医疗器械耗材市场份额远低于药品市场份额,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因此,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在医疗器械耗材、检测试剂方面的市场拓展力度,强化药品端与器械端的业务资源协同,共同推动器械耗材、检测试剂医院客户的开发和医院SPD项目的实施,落地集采集配模式。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器械耗材、检验试剂业务团队,设立器械事业部,组建专职器械采购和营销团队、SPD项目实施团队,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融合力量推动产品在医院端的市场开发。2022年,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收201,219.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45%;检测试剂实现营收

  20,909.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0.38%。医疗器械、检验试剂品种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司品种结构,助力公司批发板块毛利水平提升,推动公司批发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在新技术跨界融合大背景下,公司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公司传统药械配送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上、下游客户和流通环节,从药械生产企业到终端患者使用全过程的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公司近年来已开发应用包括供应商管理服务系统、溯源服务系统、医院供应链(SPD)平台、处方流转平台等十余个外部共享互联平台,以及流通ERP系统、生产ERP系统、WMS物流信息系统等内部业务管理平台,优化了内部物流作业流程和信息系统,实施了医院药械耗材SPD项目、处方外延项目、互联网医疗项目等一批终端创新项目,通过自身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和客户端系统项目建设,实现数据流统一、精准、可溯管理和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提升公司与客户间的沟通效率和公司物流配送作业效率,降低各环节运营成本,从而提升公司与客户的粘性,逐步建立起覆盖药械供应商、物流配送、医院终端的服务闭环。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对原开展医院物流延伸项目合作的客户实施系统升级改造,延长服务期限,同时积极推动与医院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新增与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公司开展各项供应链增值服务合作的医院近百家,有力提升公司药械市场份额。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区域批发子公司布局,强化属地化管理和费用控制实施。公司三个现代物流中心及各地市子公司仓储通过信息化升级提高协同运营效率,配送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有力稳固公司批发业务基础。

  2022年,公司在零售端进一步优化药店布局,提升医保门店覆盖,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药店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实施,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门店运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围绕顾客开展慢病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健康服务,实现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的协同,构建“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7,334.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9%。

  2022年,公司根据居民健康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渠道的特性,优化门店布局,调整新开门店数量,建立覆盖核心城区、人流社区的半小时服务圈,最大限度的发挥药店在所属服务半径内的服务功能,并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分析消费需求,优化门店的品种配备,推动门店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公司强化了医院院边店、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特色药店的占比,以特色药店为中心,深化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医院客户的合作,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形成与其他连锁药店的差异化品种和服务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736家,期内新开门店21家,关闭门店24家。其中医保药店667家,医保双通道药店66家,分别较去年增加42家、28家。公司将部分药店纳入DTP药店范围,配置相关品种和服务,DTP药店(含院边店)数量达17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62家。公司通过门店信息系统升级和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应用会员系统、慢病管理系统推动精准营销,依托品种优势、个性化专业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实现门店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DTP业务含税销售规模达18.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7%。

  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全生命周期为服务对象,开展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一系列特色、差异化健康服务,有效提升客户消费体验,从而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2022年,公司推动慢病管理等专业化健康服务在连锁门店的全覆盖,一站式提供慢病档案管理、免费检测、用药咨询、用药跟踪回访、用药指导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公司组建专业学科团队和慢病回访团队,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引入医院和供应商为患者提供医生患教、学科患教、公益直播等专业服务,提高终端客户的用药依从性,形成稳定消费群体。截至报告期末,服务慢病建档患者近50万人次,展了医生患教、学科患教、会员家访活动等近900场。报告期内,公司新上线了慢病管理系统,实现慢病健康档案记录、检测数据监测分析、用药健康指导等多项功能。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动“互联网+医药”实践,一方面通过发挥批发渠道医院客户资源优势,推动零售药店与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另一方面通过自建的实体互联网医院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与网上药店、第三方配送平台、“桂中到家”平台和实体门店服务的衔接,形成一站式诊疗、用药、健康服务、配送服务闭环。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品种资源、零售药店服务优势和终端消费者健康需求,推动零售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零售”业态。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已与区内20多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处方外延项目,在广西柳州、南宁、梧州、河池等4个城市建立与当地公共APP客户端的对接,通过平台逐步建立与所在城市医疗机构的处方流转机制。此外公司加强了与第三方商保平台的合作,报告期内陆续在多个城市推出普惠型保险产品,将医保外高值品种、特殊疾病纳入保险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中药大健康产业加快产品研发创新和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工业板块产能规模,不断丰富工业产品品种,发挥公司商业渠道优势加快自产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拓展,不断构建完善中药健康产业体系。2022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702.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82%,对公司的利润贡献逐步提升,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在医药工业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和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提高公司研发能力,推动生产技术升级,产品持续创新,进一步丰富公司自产品种。2022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累计投入金额2,579.45万元,推出一批优质医药产品。仙茱中药科技已能生产加工中药饮片品种达到1,100个,年产能达到近5,000吨,完成包括饮片加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在内的7项专利申报,推出了陈皮、燕窝等多款主打精制饮片产品。在中成药生产领域,公司旗下万通制药在2022年推出了祛瘀健脾茶、安宫牛黄丸、二陈丸、六味丸等新品,并开展万通炎康片(胶囊)等核心产品在肺炎、咽喉炎等领域的抗菌消炎、抗病毒等适应症研究。康晟制药充分发挥自身“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和“医药现代化与临床转化示范基地”的有利条件,强化与医疗机构在院内制剂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开展院内制剂生产和新产品研发。2022年,康晟制药已开展肾福康胶囊、舒血宁胶囊、蛭血通胶囊和软坚护肝片等临床需求大、疗效确切的制剂产品生产,同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康晟制药在年内还开展了消毒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投资建设符合GMP标准消毒产品生产车间,目前已开展84消毒液产品的生产,并将陆续推出碘伏消毒液、珍珠乳膏、鞣酸抑菌软膏等其他消毒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商业渠道优势,进一步加快旗下医药工业企业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拓展布局。在批发端,公司积极推动自产中药饮片、中成药、配方颗粒产品在区内医疗机构的覆盖;在零售端,公司强化了旗下中药精制饮片、OTC产品的推广力度,针对性开展推广活动,并根据零售端市场调研结果定制包装、规格和竞争性价格,促进公司工业产品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公司各工业企业通过组建自有专业营销团队,以及发展区外代理商,加快拓展广西区外市场。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饮片产品已基本覆盖区内核心中医医院;万通制药产品已覆盖29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外市场销售规模占比已超过区内市场;康晟制药区外市场已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仙茱中药科技实现营收43,433.2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38%;万通制药实现营收28,038.4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51%。此外,报告期内万通制药生产的复方金钱草颗粒、万通炎康片(胶囊)、天芝草胶囊、祛瘀健脾茶等15个产品,康晟制药生产的安神养血口服液、归芪补血口服液、复方金蒲片、胃乐胶囊等4个产品,合计19个产品纳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经广西民族医药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广西民族药名单,将在未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获得自治区更多支持和关注。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旗下一批产业创新项目和配套服务的生产建设进度,为工业板块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项目已建成投产,设立仙茱制药负责运营该项目。项目设计达产产能约3,000吨,目前已实现产能1,500吨,未来随着销售规模提高公司将逐步增投设备提升产能,满足市场需要。截至本报告出具日,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项目已完成400多个品种的备案登记,覆盖国标、省标大部分品种,成为广西区内备案数、可供货数领先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报告期内,仙茱制药依托公司批发板块医院渠道优势加快开发医院客户,后续随着品种的逐步齐全,将拓展更多客户,实现销售放量。此外,公司在柳州规划建设的中药区域共享煎煮中心已于2021年四季度投入运营,报告期内该中心已与柳州市多家核心医疗机构建立中药代煎服务合作。

  公司核心业务所处行业为医药流通业,是连接上游医药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机构、个人消费者等终端客户的中间环节,包含批发和零售两大板块。同时,公司近年来加快在医药工业板块的布局,开展中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

  公司业务板块和所处行业相关政策包括:药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医改政策、中医药产业政策等。2022年是医药行业变革提速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期医药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上半年国家出台的多个“十四五”规划类文件和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措施,涵盖药品安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健康信息规划、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改革等诸多影响深远的政策,确立了2022

  年医药卫生事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即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带量集采、推动集采常态化与医保DRGs支付、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强化互联网售药监管、推动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数字转型等。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老龄化趋势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和医药产品的需求持续扩大,而居民支付能力的增强和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带动健康消费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根据历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的数据统计,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2015年到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7.8%,从2000年的1,50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064亿元,22年间增长了16.32倍。当前,药品流通行业已进入“十四五”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新技术跨界融合,行业在降价、控费、结构调整、竞争加剧等压力下,以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健康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基础上,行业呈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态势。

  在“两票制”全面落地和带量集采常态化的影响下,耗材带量采购逐步启动,中成药集采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集采范围不断扩大,推动行业规模化运作和流通端成本费用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企业,行业集中度未来将持续提升。在零售市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表现在连锁化率的提高。根据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未来药品流通行业集中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具备较强配送服务能力和渠道客户资源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行业资源,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核心配送企业。

  在当前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降价控费医改政策背景下,一方面,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生产研发和医疗服务提升等主业方面,将其市场运维、物流管理、客户管理等基础工作转给具备渠道资源优势、物流技术优势的流通企业承担,从而有效降低销售和流通管理环节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流通企业搭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药械的数据信息统一和共享,满足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药品零加成实施情况下精细化、可追溯管理要求,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此外,在零售板块,随着互联网+医疗、处方外购、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等政策落地,零售药店既能承接控费、控量和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下医院端流出商品,满足医院患者个性化药品需求,又能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医药流通企业的渠道价值和专业化服务功能日益受到上、下游客户青睐,形成覆盖全链条的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统一规范的数据信息,安全有序的服务体系,实现流通企业渠道价值的升级再造,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5G网络、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推动药品流通领域传统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线上平台、线下服务、营销模式、运营管理、仓储物流、终端健康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出台,从政策层面引导并逐步解决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消费面临的问题,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发展,发展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智慧药房等新形态,“互联网+医药”发展逐步放开并走向规范化,行业新服务模式正在形成。同时,流通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搭建,推动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推动行业精细化、可追溯管理落地;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处方流转平台的搭建应用,为零售药店带来更多专业化服务和消费需求,并通过大数据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患者教育、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实现服务数字化升级。

  柳药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公司经过七十年来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深耕细作,逐步形成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业,供应链增值服务、医药互联网服务、终端健康服务等创新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业务体系。

  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公司医药批发和医药零售业务合并称为“医药商业”,经营品种包括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耗材、检验试剂等。主要经营模式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经过公司的仓储、物流、分销、零售药店等环节,销售给下游客户(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械经营企业、个人消费者等)。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药械生产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类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器械等产品。此外,公司近年来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业务,积极发展药械SPD项目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开展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等的“新零售”服务,实现传统板块数字化转型,推动批零协同、工商协作,并通过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中药代煎、中医诊疗等终端配套服务巩固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公司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的配送商或分销代理商,将商品配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等。批发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或商品分销、代理业务中上游供应商给予的促销返利。近年来,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搭建覆盖药品流通上、下游的信息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专业物流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可追溯管理要求,从而提升客户粘性,推动集采集配落地,提高公司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收1,531,626.3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59%,较去年同期增长10.98%;其中医院销售业务是公司批发业务的核心,2022年医院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7,442.25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4.05%。

  公司零售业务是通过网上药店、终端实体药店向广大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品销售和健康服务的一类业务,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医药产品进销差价。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及其旗下药店面向广大个体消费者提供医药零售服务。公司近年来进一步优化门店布局,发展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慢病药店等特殊药店,开展处方外延、慢病管理、网上药店等创新业务,借助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打造“新零售”业态,保持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7,334.08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5.12%,较去年同期增长5.39%。

  医药工业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业务。公司旗下目前拥有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康晟制药、万通制药等制药企业,构成公司的医药工业体系。目前,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布局,开展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以及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其中仙茱中药科技主要从事各类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业务,已能生产加工中药饮片1,100多个品种、8,000多个品规。仙茱制药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业务,负责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基地投产后的具体运营工作。康晟制药和万通制药主要开展中成药生产研发,旗下分别拥有安神养血口服液、归芪补血口服液和复方金钱草颗粒、万通炎康片(胶囊)等多个独家专利产品和知名品牌。2022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702.30万元,占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19%,较去年同期增长48.50%。

  BOB手机客户端

  柳药集团七十年来在医药流通领域精耕细作,建立了深而广的服务网络,累积了丰富的渠道客户资源,已成为国内外主要药械生产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分销商,同时公司在广西各核心城市均设立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区100%的二级以上医院。此外,公司子公司桂中大药房作为本土老牌药品零售连锁药店,覆盖面广,品牌认知度高,是广西销售规模领先的零售连锁药店,在品种、客户资源和渠道方面能与批发业务协同互补,并能有效承接在医改背景下医院客户端流出品种,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明显。公司拥有覆盖全广西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良好客户资源以及批零一体化经营优势,能够较好把控医院和药店两大药械消费终端场所,形成突出的渠道优势和业务发展基础,是广西区内的首选配送企业。

  医院终端客户(尤其是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是城镇医疗服务的中心,也是药械消费的主要场所。据统计,2021年在全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渠道中,公立医院占比63.55%,远高于其他两大渠道。作为公司核心客户资源的公立医院,不仅因其药械需求量大且稳定、采购金额较高等优势能够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也因为其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推动公司其他业务活动和合作项目的开展,建立业务发展生态圈。公司长期保持和加强与各核心医疗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实现对广西区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公司与医院终端客户的良好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推动公司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及其他创新药、自产产品的市场开发,还能有效推动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DTP药店、供应链增值服务等新业务和合作的开展。

  公司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是全国药品零售百强企业,是广西本土最早的连锁药店品牌之一,在广西区内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销售规模领先广西区内其他连锁药店品牌。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旗下拥有药店736家,率先实现在广西区内核心区域、核心医疗机构周边布局。同时,桂中大药房也是广西区内最早开展DTP药店业务和网上药店业务的企业,拥有DTP药店174家,在区内的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数量规模领先同行。此外,作为柳药集团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在区内能较好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实现零售端与医院端在品种、渠道、客户资源方面的共享互补,推动处方外延、慢病管理、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新零售”业务开展,在未来承接医院端流出业务将发挥巨大作用,形成高质量的零售药店业务,助力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新业态发展。

  柳药集团凭借在区域市场较高的终端覆盖率和配送能力,以及对上游供应商提供渠道增值服务,获得上游客户的信赖,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游供应商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在集中招标采购获得配送权的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取得全部集采带量品种在广西区内的配送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基本实现与国内外主流药品供应商达成在广西区内的合作,经营品规覆盖了医院的临床常用药品和新特用药,是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经销商。此外,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种的引进,长期保持与创新治疗药、急抢救药、罕见病、慢性病用药生产企业的良好合作,确保药品供应的持续、稳定、领先,成为区内同类企业中经营品规最齐全且供应充足稳定的少数企业之一。供应商数量和经营品种的不断增加也成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极大推动下游客户开发,满足各类终端客户和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品种需求。

  公司是区内少数同时具备多个现代医药物流基地的医药流通企业,仓储规模和配送能力领先全区同行。随着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司已形成以南宁、柳州、玉林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桂林、百色、梧州等主干城市作为配送节点,全面辐射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公司建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组建专门的信息管理团队,根据公司发展实际和客户需求,开发实施符合自身要求的信息系统。近年来,公司针对客户服务需求、医药工业生产以及医药电子商务等业务研发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搭建客户信息平台等,为公司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业务开展提供保障,逐步构建覆盖上、下游客户和流通环节,从药械生产企业到终端患者使用全过程的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公司上、下游客户提供更高效、规范、便捷、安全、精准的服务,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粘性。

  2022年,公司上下紧跟党走、踔厉笃行、不断创新,落实“传统板块转型升级,工业板块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传统板块的数字化转型,在批发端,公司抢抓优质品种,积极开展医院药械耗材SPD项目,稳步提升医院业务规模,尤其医院器械耗材市场规模;在零售端,公司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开展,落地慢病管理、互联网+医药等创新服务,构建“新零售”业态,实现零售业务稳健提升。在工业端,公司全力推进产能提升,不断丰富自产工业产品品种,通过批发零售渠道加快自产产品的市场拓展,工业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1,905,283.09万元,同比增长11.1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1.83万元,同比增长24.42%。公司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工业板块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持续扩大,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国家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五年医药流通行业将在指引下向着高质量目标发展。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培育形成一批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和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企业,到“十四五”末实现药品批发企业百强占比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零售百强占比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在行业政策趋势的推动下,作为拥有较强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服务优势的龙头企业始终强者恒强,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兼并重组加快,分、散、小的市场格局将逐步消失,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技术、大数据跨界融合的时代,《“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以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到2025年推动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作为大健康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医药流通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药品流通企业围绕医改政策要求和医药数字化发展需要,强化供应链增值服务功能,围绕上下游客户开展一系列供应链增值服务项目,搭建共享信息平台,统一商品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推动集约化配送、精准服务、可追溯管理落地,从而适应降价控费下客户精细化成本控制、规模化运营需求,促进自身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先后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从政策层面引导解决互联网医疗面临的问题。近年来,药品流通企业通过供应链服务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整合供应商、批发企业、零售药店及医疗资源;通过平台不断积累的大数据,为调整采购渠道与产品结构提供信息支撑,为居民购药提供更多便利。未来药品流通行业将以大数据作为提升药品流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多方协作,利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工具,推动企业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创造独特的增量价值,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可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顺加25%销售;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等多项扶持政策。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面部署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随着中医药医疗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健全中药标准体系、完善支持激励配套政策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将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下,获得更快发展。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制确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提出了配方颗粒“属地化”管理要求,同时进一步扩容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范围,给企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创新产品生产研发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2年一系列围绕器械耗材集采政策密集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大采购范围,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器械耗材的集采推进将推动行业的整合,对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医院器械耗材的精细化、规范化、可追溯管理的落地。

  此外,随着《“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我国医疗市场将进入医疗设备采购高峰期,特别是县域医疗市场的采购需求更将持续激增。而近年来器械国产化进度持续加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公司坚持立足大健康行业,继续以行业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为契机,推动传统业态数字化转型,有效整合批发、零售渠道资源,推动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和医药“新零售”服务落地,夯实核心业务发展根基。在品种方面,以营销模式创新和专业服务平台搭建为抓手,在创新药代理营销和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市场快速突破方面把握先机。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中医药产业背景下,以构建中药全产业链为基础,做大做强医药工业业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产能投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商业渠道优势加快自产品种的市场拓展。此外,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中药代煎煮等配套服务产业,构建完善公司医药大健康体系,实现企业由传统单一的配送商向综合性医药产品和智慧医药服务供应商转型,在巩固公司区域医药流通领域龙头地位的同时将柳药工业体系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医药制造品牌。

  根据当前市场竞争环境、行业发展实际及医改政策趋势,公司在2023年将抢抓优质品种,发挥批零渠道协同优势,推进供应链增值服务、处方外延项目、零售专业化健康服务开展,实现传统批发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以营销合作模式创新和器械耗材SPD项目为抓手,提升器械耗材、检验试剂专业化经营能力,推动集采集配落地,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同时围绕中药大健康产业加快柳药工业发展布局,持续提高工业板块研发能力和产能规模,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等新产品生产推广,发挥商业渠道优势,推动工业产品市场拓展,持续提升工业板块盈利能力。同时加大信息系统研发升级,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强化费用控制和财务风险控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落实人才激励战略,凝聚发展力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公司将继续利用公司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继续开展专业分销代理服务、创新药引进推广项目,争取更多的医院配送权和渠道销售权,在全面撒网抢品种的同时重点抢抓高潜力优质新品,争取更多的区内主分销代理权,不断提高品种优势,推动公司品种结构优化和毛利提升,为公司终端市场开发奠定品种基础。

  构建完善覆盖上下游和公司业务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根据行业政策和客户需求不断丰富系统功能,在医院端推动药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实施,帮助客户提升精细化、专业化、可追溯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集采、集配和分销代理产品营销,共建共享统一的数据标准,提升客户粘性和市场份额,实现自身业务的规模化、规范化、高效率开展。

  (3)全力推动器械耗材SPD项目运营,创新经营模式,加快提升市场份额提升,

  2023年,公司将依托专业器械团队与药品业务团队的协力,强化终端医院市场器械耗材、检测试剂SPD项目的签约推广、有序运营。同时强化器械耗材、检验试剂专业采购经营团队建设,实施分销与总代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与供应商的代理合作模式,以项目为抓手、融合力量,推动集采集配落地,从而快速提升公司扩器械耗材和检验试剂市场份额。

  2023年,公司将通过自建及加盟双轮驱动加快在空白区域市场的药店布局,计划全年新增门店数量约100家,并逐步提高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医保统筹药店等特色药店在所有门店中的比例,通过信息化和人员能力提升,提高门店运营管理能力,做好一店一策、一城一策提升门店营销力。

  公司将继续依托批零一体化渠道资源,突出差异化品种优势;持续开展患教服务、健康检测、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等专业化服务,以病种带动品种,借助大数据服务和慢病会员系统优化,推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精准营销,以慢病病种带动健康消费,形成稳定客户群体。

  发挥公司批发渠道医院客户资源优势,推动零售药店业务与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对接,与更多医疗机构开展处方外延项目合作,借力“双通道”药店、慢病报销政策,以及与医院品种的互补,提高处方流量。同时加强自营互联网医院建设,多渠道提升自营平台“桂中到家”流量,打造一站式就医用药链条,构建“新零售”业态。

  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快在医药工业领域的生产研发投入,在饮片生产方面完成毒性饮片车间、食品车间等规划和建设,新增生产设备和配套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饮片专业化生产加工规模,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经典名方产品、精制饮片产品的研发。在中成药生产领域,万通制药将继续深度开展核心产品的适应症研究,拓展适应症范围,强化安宫牛黄丸、二陈丸等新品推广和包装优化,逐步扩大产能规模;康晟制药将继续强化在院内制剂方面与医院的合作,推动更多临床优质产品的开发,不断丰富集团工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发挥公司商业渠道优势,加快公司旗下工业企业产品在区内医院端、零售端的布局。在零售端重点培养推广公司三大工业企业自产品牌,以零售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规格和包装,快速提高销量。同时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寻求省外优质代理商,加快广西区外其他省市的市场拓展,实现工业板块销售规模持续稳健增长,力争工业板块对公司利润贡献的占比不低于25%。

  2023年,公司将重点强化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运营,一方面继续紧盯国家和地方标准出台情况,加紧产品备案工作,不断丰富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力争到年末备案品种达到500个。同时加大生产设备投入和检验检测能力投入,持续提升产能规模和产品质量,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公司医院渠道加快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在广西各级医疗机构市场的快速覆盖,力争年内完成区内二级以上核心医疗机构的市场覆盖。此外,公司将加快中药代煎服务落地,推动智慧中药房项目合作,通过智能煎煮增值服务和全程可追溯优势,提高公司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终端销售规模。

  2023年,公司将继续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做好资金规划,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考核,严格客户资信管理和业务员回款考核,减少应收账款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大信息系统研发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对内、对外的业务平台系统研发和数据互联,提升数据分析和隐私安全保护能力。同时优化物流作业流程,逐步提高物流中心承载能力,推动多仓协同,提高冷链配送服务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司各项业务做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公司将根据战略规划优化组织架构,强化目标责任管理,落实绩效考核指标,提升员工执行力。同时加强管理、技术、研发以及项目运营所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新员工激励机制和人才任用模式,激发团队活力,有力保障战略目标和项目的实施。

  随着医改的深入,行业的整合度加大,在批发流通领域,公司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加剧,集中表现在市场和品种客户的争夺,配送能力和效率的竞争,医院合作项目的竞争等。尤其一些全国性优质医药流通企业在现代物流实施上、信息平台建设上、医院合作项目上具有相当经验。在连锁药店方面,全国性连锁药店已逐步进驻广西,并加快在广西各城市的布局,尽管公司也积极拓展柳州市外市场,但仍然会面临这部分优质连锁药店的挑战。此外,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下,跨区域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也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中,市场格局更加复杂,竞争异常激烈。

  国家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带量集采常态化落地、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相继发布,进一步推动医药分开,降价控费趋势明显,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受到影响。同时“互联网+”战略的推行,又对传统业态带来巨大冲击。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司面临新医改形势下药品的统一招标采购政策调整、药品定价机制改革以及医院用药结构调整、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竞争等风险,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作为一家以医院销售为主的医药流通企业,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医院销售业务。虽然该部分客户资信状况良好,但是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同时随着“两票制”的实施,在推动配送服务向大型配送企业集中的同时造成原来“多票制”环境下分散的资金压力集中到公司,一方面配送规模和品种的扩大,公司需要垫付的上游货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下游医院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公司将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并且,如果应收账款增长至较大规模将对公司流动造成较大压力,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迫切需要包括药品生产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虽然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人才引入制度,但是不排除出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等情况,影响公司经营规划的顺利施行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司面临一定的人力资源风险。

  面对当前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多种营销及服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保证自身盈利水平。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渠道增值服务,探索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同时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项目、中药配方颗粒、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等一批产业项目。尽管公司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尽职调查,以及借助第三方力量等方式确保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盈利能力,但这些领域尤其药品、器械生产领域是公司首次涉及的领域,技术专利形成、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尚需时间,对公司是新的挑战,可能面临相关经验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导致市场不达预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